- 无障碍辅助浏览
- 网站导航
- 网站首页
- 交通政务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党建工作
- 行业服务
- 政民互动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当“十四五”进入收官之年,沈阳“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已正式启动编制。过去五年,沈阳交通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多项成就刷新城市纪录:
•国际枢纽能级跃升,桃仙机场空港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是东北地区唯一兼有北美、欧洲航点的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东北第1位;地铁2号线直通机场,开启“空轨联运”模式。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年开行量稳居东北第一,2024年东北首个TIR集结中心落户沈阳,进一步提升了沈阳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区域交通网络提速,以沈阳为核心、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都市圈七大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日益完善,沈白高铁预计9月通车,沈阳到长白山仅需1.5小时;京沈高铁7月1日起实现350公里时速,北京至沈阳最快2小时29分;沈康高速等关键工程贯通,沈阳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城市交通体系焕新,地铁运营里程从117公里增至204公里;快速路总体里程从344公里增长至388公里,复合式停车楼相继建成,有序缓解“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沈阳交通规划将紧扣三大核心方向:
•锚定国际化枢纽定位: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中心城市”,强化向北口岸通道、向西进京通道、向南海港通道,构建“空陆海网”四条丝路,打造东北亚“3小时航空圈”和欧美“12小时航空圈”。
•践行人民交通理念:构建“一小时都市圈通勤圈”,完善城市快速路、慢行系统、公交网络;针对停车难、堵点问题,系统优化交通组织,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桃仙机场、沈阳铁路综合货场等综合枢纽为支点,发展枢纽经济;强化交通与产业布局适配,聚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推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本次规划编制首次实现“双智库联动”:
•专家智库: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参与论证,确保规划科学性;
•公众智库:即日起至7月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邮箱:ghc-sjtysj@shenyang.gov.cn•无论是地铁线路规划、停车设施建设,还是旅游交通优化,你的建议都可能写入规划。
在特别节目直播中,沈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何飞鸿、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常燕燕为听众现场答疑解惑。
问:我家住在长白岛,我想问一下现在一直在建的这个地铁6号线什么时候能够通车?沈阳地铁未来还能建哪些线路?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常燕燕:我们沈阳现状在建的地铁线路一共有4条,分别为3号线东段、6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以及10号线(张沙布-丁香街段),建设里程86公里。其中,地铁6号线预计能够在2027年前实现通车,其他在建的地铁线路也将基本以每年1条线的速度,陆续在“十五五”期间全部实现通车。在建地铁线路全部通车之后,我市运营地铁总里程将达到290公里,“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发展新区、串联重要枢纽”的地铁网络化运营格局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地铁规划方面,2022年我们完成了沈阳市最新一轮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为目标,规划了“七横、八纵、一环、三L”19条线路,中心城区范围规划能够实现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范围人口岗位覆盖率达到70%,步行10分钟到达地铁站。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动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待逐级经国家发改部门审批后具备实施建设条件。
问: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机场的问题,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出差,我看国内现在各大机场建的都非常漂亮,我想问一下,我们沈阳的桃仙机场未来是怎么规划的?
答:沈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何飞鸿:未来,桃仙机场规划建设成为东北亚一流航空枢纽,按照2035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万吨高标准预留设施规模,构建东北亚“3小时航空交通圈”和北美、欧洲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
机场基础设施方面,根据机场相关规划,共规划东、西2个航站区,5个航站楼,4条跑道,引入“高铁+城际+地铁”立体交通。“十五五”期间,全力推进第二跑道建设,实现2条跑道,并根据客量情况,进一步完善东航站区建设,适时重新启用T2航站楼。同时,我们也将启动T3南指廊和西航站区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的规划研究工作,为机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问:您好,我是道义这边的居民,听说这边要建一个田义屯火车站,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沈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何飞鸿:根据铁路的相关规划,未来计划在城市北部建设一个铁路客运站,暂时命名为沈北新区站,也就是您刚才提到的田义屯站将更名为沈北新区站,它将是继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之后,沈阳的第四个铁路客运主站。沈北新区站作为普铁枢纽站、高铁中间站,将规划建设为集高铁、普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布设南北广场,实现多方式一体化换乘。
沈北新区站位于我们三环高速的北部,这个位置非常有利于打造沈阳北部副城的交通中心和经济中心,通过推动“站城同步化”的发展模式,聚集站前商务、数字制造与低空经济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商贸物流等综合功能,我们能够依托沈北新区站打造北部经济发展新引擎,支撑我们“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沈北道义、皇姑首府等地区快速发展。
问:您好,我们沈阳现在已经成为网红城市了,来旅游的外地游客非常多啊,想请问一下交通这方面对咱们沈阳的文旅发展有一些什么打算?
答: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常燕燕:面对目前沈阳旅游的加速起势,如何推动交旅融合发展,也成为我们交通“十五五”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枢纽节点方面,“十五五”期间计划推动客运站的转型升级,打破传统站场单一运输功能束缚,实现客运站场空间功能复合化改造,促进“客运+物流+商业+文旅”融合发展。
二是公共交通方面,目前地铁1号线东延线已经开通运营了,极大的方便棋盘山地区的旅游发展,我们的公交服务也全面升级,进一步向景区延伸,强化公交与地铁的接驳,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三是景观路方面,规划推进沈阳蒲河景观路品质提升、苏家屯旅游大道等提升工程,以路串景、融景于路,大力释放“公路+旅游”乘数效应。
四是水上观光方面,计划推动浑河沈阳城市段通航,丰富城市旅游交通形式,串联两岸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形成水陆联动的多元旅游格局,充分展现沈阳城市魅力。
五是低空经济方面,我们拟打造“低空+”文旅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飞行培训、航空赛事、航空运动、观光旅游、航空会展、飞行表演、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动,拓展低空文体旅游经济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