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市人大代表建议
2025年市人大第十七届四次会议《关于增加公交车早高峰中小学生专车的建议(第0378号)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03-25

张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公交车早高峰中小学生专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对您提出的增加公交车高峰中小学生专车事宜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生出行方式概况。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实行“学区制”就近入学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居住在学校附近,跨区域通勤上学的学生相对较少。因此,中小学生上下学的出行方式以步行、私家车、校车、自行车为主,极少数中小学生乘坐地铁、公交车出行。

为准确掌握中小学生乘客对公交车辆的出行概况,我局进行了客观调查:一是开展抽样调查活动,我局组织公交企业于34日当天对190路、215路等22条线路(沈阳客运集团公司黄河分公司所有线路)学生乘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当日22条公交线路高峰累计发车921次,运送中小学生1368人,单车次平均运送学生1.5人次,相当于每两个车次有3名学生乘坐;二是查阅审计资料,辽宁慧泽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出具的我市公交车辆IC卡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报告显示,2023年度全年我市中小学生卡使用次数为225.6万次,2023年度全年全行业客运量为49028.2万人次,学生卡使用占比仅为0.46%

通过调查和审计数据分析,中小学生对公交车需求较低,步行、私家车、校车等是我市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主要出行方式。

二、公交车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选择乘坐公交车辆较少的主要原因包括:

1.通勤时间过长。由于每天学生上下学期间,中小学校园周边基本处于严重拥堵状态,道路交通不畅,导致公交车辆运行困难,准点率大幅下降,导致学生上下学通勤时间延长,影响学生休息或者到校学习。

2.舒适性不足。相较于私家车辆,公交车的舒适性明显不足,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家长选择使用自家车辆接送孩子,既舒适,又方便。

3.存在交通风险。校园周边的公交站距离校园正门口还有一定距离,中小学生独自行走在公交车站至校园正门口期间,存在一定的道路交通风险。

4.存在纠纷风险。相较于校车,由于公交车内没有乘务员,中小学生在乘坐公交车辆时,需要独立处理可能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车厢纠纷。

因此,在众多出行方式中,由于公交车缺乏优势,广大中小学生很少选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在部分家长无法自行接送孩子上下车的时候,会选择校车接送孩子。

三、校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较于公交车,校车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校车为学生专用车辆,有专职的随车老师对学生进行照顾、管理,校车按需设站、定员定座、定时运行、乘降位置固定,且距离校门口极近,还有醒目的黄色车体。因此,校车具有安全、舒适、及时等优势,是广大学生家长和学生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

综上,经综合考量我市中小学生的出行需求情况、公交行业实际现状、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现状和广大家长思想观念等情况,我局认为我市目前暂不适合开通中小学生专车,广大学生家长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下一步,我局将密切关注全市中小学生对公交车的需求情况,如需求激增,我局将适时增开中小学生公交专用车辆,提升公共交通供给水平,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条件。

20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