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市政协委员提案
2025年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优化浑南区公共交通的提案(第598号)的答复》

信息来源:沈阳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05-22

刘凤楠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浑南区公共交通的提案”已收悉。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现就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获得国务院批复,明确我市中心城区将构建“一主三副、一河两岸”的空间结构。浑南主城作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临空经济、综合保税等核心城市功能的空间载体,分布有浑南科技城、南站商务区、王家湾滨水区等核心发展板块及重点城市功能区。我市正在积极构建绿色宜行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近年来先后编制了《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沈阳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等专项规划,并针对浑南地区公共交通体系进行了重点研究。

一、编制《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强化浑南与浑北的轨道交通联系。

《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为目标,通过“强支撑、扩枢纽、促融合、通节点、增快线”等规划策略,发挥轨道交通支撑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用,中心城区范围规划实现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范围人口岗位覆盖率70%、步行10分钟到达地铁站。其中,重点加密了浑河以南的轨道线网密度(达到1.17公里/平方公里),南北向跨河联系的轨道线路达到15条,实现“一河两岸”轨道线网均衡布局;东西向区域内联系的轨道线路达到5条,有效强化了浑河以南区域主要交通走廊,支撑城市发展重心南移。

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6条地铁线路(188公里)、正在建设5条地铁线路(102公里),地铁运营线网已成功串联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南站和桃仙机场大型枢纽,各个副城均有地铁直达,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发展新区、串联重要枢纽”的地铁网络化运营格局。其中,浑南与浑北之间已建成通车地铁2号线、4号线、9号线、10号线,其中通过地铁4号线实现了沈阳南站、白塔堡地区与浑北主城的快速联系;正在建设地铁6号线、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建成后将通过地铁9号线二期实现王家湾地区的轨道交通覆盖。

二、编制《沈阳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促进公交网与轨道网融合发展。

《沈阳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按照“识走廊、增快线、塑骨干、优线形、强接驳、拓特色”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打造轨道衔接线,优化公交与轨道站点的无缝衔接,促进两网融合发展。规划在浑南与浑北之间,锚固4条公交一级客流走廊,与轨道交通共同形成公共交通出行主动脉,通过快线、高频干线公交,强化沈阳南站、王家湾等核心发展板块与浑北快速联系;布局4条公交二级客流走廊,用于补充骨架走廊以及较强客流需求走廊,通过高频干线公交补强浑河两岸公共交通联系。同时,规划在浑河以南地区进一步完善公交三级客流走廊,通过普通干线、支线、微线公交实现“蛛网式”覆盖,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近年来,为服务浑南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浑南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局始终对浑南区公交发展予以高度关注,与浑南区政府保持紧密协作,结合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开通情况,聚焦住宅聚集区、产业集群、高校、科研院所等公交需求密集点位,大力推进公交线路的开通及优化调整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通常规公交、微循环公交等线路61条,线路总里程达到1091.9公里。其中,特别开通了128支线、V109V111V112V113V11724条微循环线路,强化轨道交通接驳,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

三、结合政协提案,深化常规公交近期实施方案,提升重点地区公交服务水平。

政协提案对沈阳南站、王家湾、白塔堡、创新路、远航东路等地区的常规公交优化布局提出了宝贵建议,对于提升浑南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细化重点地区常规公交优化实施方案。

1.沈阳南站地区:持续强化轨道接驳,全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沈阳南站商务区作为我市35个城市核心发展板块之一,依托交通枢纽优势,规划构建高铁、地铁、轻轨、公交等多元交通网络,打造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城市新增长极。该区域现有100路、108路、139路、333路、394路等公交线路,均可实现与轨道接驳换乘。我局将结合轨道线路建设开通情况,积极做好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及运营组织管理工作,提升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同时,为大幅提升途经该地区重点线路的运力水平,优化重点线路运营秩序,沈阳荣昌巴士有限公司已制定车辆更新改造工作计划,预计途经上述区域的333路等线路运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公交线路车隔将进一步缩短,运营秩序将明显改善,乘车舒适度将显著提升。

2.王家湾地区:新增1条支线,填补轨道覆盖盲区,服务王家湾地区向心出行需求。王家湾滨水区作为我市35个城市核心发展板块之一,承载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冰雪运动中心、新经济创新中心等重要功能。该区域现有155路、224路、275路、155支线等公交线路途经浑南中路,公交站点500米范围内可覆盖荣盛紫堤东郡234期、其仕盛和祥、恒大江湾12期、浑南区实验中学、华润长安里等小区居民出行。近年来,随着王家湾地区人口逐渐流入,长安桥建成通车,市民公交出行需求日益增加。根据政协提案关于开通市内至王家湾地区公交线路的建议,我局已形成覆盖长安桥、华润长安里、恒大江湾等小区的公交规划。近期拟开通250支线,由王家湾街南始发至沈阳方城大东门终点,覆盖长安桥南街、长安桥、凌云街等公交空白区域,线路里程12公里,计划全日车次42次,早晚高峰30分钟。目前公交企业正在开展线路开通前准备工作,250支线开通后可切实解决长安桥通公交问题。后续结合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及冬运会需求,将进一步完善常规公交线路布局。

3.白塔堡地区:开通1条支线,优化公交站位,服务居民出行需求。白塔堡地区是浑南住宅集中区域,分布有碧桂园公园里等众多居住小区。该区域现有188路、128路、浑南一线、333路、394路等公交线路,均可实现与地铁线路接驳换乘。为更便捷的服务区域居民出行需求,我局已开通188支线,接驳地铁4号线城市学院站与地铁2号线二十一世纪广场站,可满足隆河谷、碧桂园公园里、百合湾等小区居民公交地铁换乘需求。同时,我局对128路公交站位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方便乘客换乘地铁2号线及地铁4号线。

4.创新路地区:优化2条线路,延伸1条线路,服务产业办公出行需求。创新路地区作为浑南科技城的重要轴线,沿线串联众多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该区域原有108路、335路、130路、V109V111V113等公交线路,乘坐以上线路可在二十一世纪大厦换乘地铁2号线或其他公交线路。随着地铁2号线南延线、地铁4号线的开通,我局已优化调整108路、V109等公交线路,进一步加强了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换乘,其中V109延伸后可以连接地铁4号线创新路站及地铁2号线创新一路站,串联创新路沿线东大南校区、东软医疗、浑南科技城、锦联新经济产业园、鲁美南校区等主要客流点。2025年,我局进一步延伸154路至创新二路,填补了白塔一街公交空白,提升了东大南校区、医大一院浑南院区、泰康之家、万锦红树湾小区等乘客出行便捷性。

5.远航东路地区:开通2条微循环,延伸1条线路,服务企业通勤需求。远航东路地区分布有众多的企业园区,职工出行呈现“潮汐式”通勤特征。为满足企业职工通勤出行需求,我局已配套开通V107V108等微循环线路,填补了南屏东路、文溯街、麦子屯路周边公交空白。按照政协提案建议,结合浑南区建设发展实际需要,我局将组织V107路(浑南国际新兴产业园—建筑大学)经浑南中路、祝科二街、浑南大道南三路延伸至半导体产业园终点,实现与地铁9号线、10号线及118路(水家—北中街)、238路(天泰翰宇苑—五爱市场西区)、291路(天泰翰宇苑—沈阳北站)、V108路(苏宁物流分拣中心—方家栏)等11条公交线路的接驳换乘,进一步方便新园高联产业园、新浦科技园、成大生物科技研发生产基地等园区职工出行。

政协提案关于“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短途环线,串联公交和地铁”的建议,为浑南地区公交线路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局将与浑南区政府紧密配合,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考虑人口分布、场站用地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交通资源,持续优化公共交通线网,提升浑南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交通事业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