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辅助浏览
- 网站导航
- 网站首页
- 交通政务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党建工作
- 行业服务
- 政民互动




一、2008年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沈阳市交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的工作部署,在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全市交通工作实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扎实开展工作,注重公开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公开制度
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年初召开全市交通工作会议时,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加以部署,下发了《沈阳市交通局200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使政务公开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主要领导主动过问政务公开工作,在政务公开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大力提供经费支持。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领导和工作机构,进一步明确交通系统各级政务公开机构的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以及政务公开联络员,把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和个人。
在制度建设方面,交通局在现有《沈阳市交通局政务公开办法》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规定,制定了《沈阳市交通局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等12个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了政务公开的相关操作流程和要求,实现了全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创新公开形式。
在政务公开的载体建设上,交通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原则,结合实际、讲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公开政府信息。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硬件设施建设。在市局办事大厅及局属各单位办事大厅设立了公示板(窗)、指示牌、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将工作人员、办事流程、收费依据等信息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2008年,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统一部署,在市交通局办事大厅建立了政务信息查询窗口,完成了1990年以来154个1125页政府文件的复制和建档工作,并购置了电子触摸屏等硬件设施,配备了专人负责,全天候向社会开放。在此基础上,各区交通分局均设置了政务咨询台,4个交通分局配备了电子触摸屏,为群众查阅和索取政务信息提供服务。
二是完善政务公开网络建设。在原有市交通局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的政务公开窗口,与沈阳公开信息网实现对接,将机构信息、法律法规、审批事项等政务信息全方位公开,按时更新窗口内容,解答处理市民网上咨询;共公开政务信息246个,全年更新信息86个。目前,沈阳市交通局政务信息网已经成为市民了解我市交通行业管理的权威电子平台。
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加强与市民的互动交流。2008年,交通局积极配合市政务公开办,圆满完成了各种政务公开活动及节目录制;共参加沈阳广播电台《连心桥-走进直播间》节目2次、接听解答《连心桥》午间咨询电话7次,参加沈阳日报《民生连线》1次、参加《关注民生,走进社区》活动2次,直接与市民交流互动,解决市民提出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交通局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开交通方面信息6000余条,方便市民知晓交通信息,同时调动了市民了解交通、参与交通的积极性,加强了交通部门与市民的互动交流。
四是召开立法听证会及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和《沈阳市机动车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是由沈阳市交通局起草,以市政府名义发布的地方政府规章。交通局在起草这两部规章过程中三次组织立法听证会,邀请专家、出租企业代表、从业司机代表出席,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同时,对两个《办法》进行了仔细梳理、反复修改和调整,其中《沈阳市机动车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已获得通过,即将颁布实施。此外,在“出租车实行打印发票”、 “通报10起违章案件处理情况”、 “奥足赛公交运营方案”等重大交通决策公布方面,交通局三次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重大交通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五是编制《沈阳市交通局政务公开指南》手册。为方便百姓办事,交通局编写了《沈阳市交通局政务公开指南》,以手册形式发放到交通系统各窗口单位和市内各行政审批大厅,供市民取阅。《指南》内容包括机构概况、交通法律法规概述、常见业务办理等方面。其中,常见业务办理一章对各种交通行业常见业务办理流程作出简明说明,使业户和市民可以按规定程序到相应部门办理业务事宜,深受市民欢迎。
六是积极开展“5.15政务公开日”政策宣传活动。今年5月,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统一部署,交通局选择人流聚集的沈阳北站广场区,成功举办了户外政策咨询活动,现场解答市民咨询500余人次,发放传单1000余份,市政务公开办领导莅临活动现场指导工作,对交通局此次宣传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七是认真做好“114公民政务咨询热线”的解答和办理工作。按照《‘114公民政务咨询热线’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将交通局16个单位30部电话,通过114公民政务咨询热线进行无缝转接,咨询范围包括市民投诉、政策咨询、交通服务等各个领域。截至目前,通过114转接电话近10万人次,每年为市民成功寻找失物近1000件次,失物折合人民币近100万元,114政务咨询热线也成为市民与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沟通最便捷、最重要的渠道。
(三)树立先进典型,实现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
今年9月,为全面提升交通系统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市交通局在政务公开工作开展较好的皇姑区交通分局召开了交通系统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组织与会单位参观学习皇姑交通分局政务公开经验做法,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在全系统内深入开展。市政务公开办领导莅临会议现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交通局的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交通系统内各基层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共同进步,全面实现交通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强化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为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不断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在交通系统内部,将政务公开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政风建设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力度。每年2次组成检查小组,到基层单位进行检查和考核,现场指导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结合政风行风建设,局各单位聘请了由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运输企业、其他服务对象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代表380人组成行风监督小组,定期评议交通系统执法和服务情况,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等形式征求监督员意见,做到问题清楚,及时对症下药。我们又设立了公交服务投诉电话、出租汽车投诉电话、交通违法投诉电话全方位受理市民投诉,主动和真诚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总之,通过全市交通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上半年,交通局在72个单位政务公开考评中位于第9名,得到市政务公开办的充分肯定。
二、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部署
2009年,交通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项规定,切实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认识,紧密结合交通工作实际,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及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创新公开形式,深化公开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促进和谐交通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开内容。围绕交通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政务公开范围和内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硬件和软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各基层单位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信息触摸屏、查询室、便民服务台,切实方便群众办事;要按照《沈阳市交通局重大决策论证制度》和《沈阳市交通局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要求,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交通发展重大事项,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对当前社会关注的公路建设招投标、市场准入等各种资质管理,公交、客运增车、开线,出租汽车运力投放等敏感问题,全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
(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网络建设,健全完善版块内容,及时更新政府信息,深入发挥交通局网站的便民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各区交通分局与辖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在各区政府政务网站上开设交通信息版块,拓宽交通政务信息公开渠道。
进一步加强114政务咨询热线管理,细化岗位要求和职责,明确接听和处理流程。进一步加大对局属各基层单位114政务咨询热线的监管力度,确保114政务咨询热线发挥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创新政务公开方式,结合公交、出租、客运等行业的特点,对关系行业管理和市民关注的交通管理信息采取平面媒体、职场公示等多种方式主动公开,建立畅通的信息查询渠道,保障市民能够便捷地获取交通管理信息;进一步修改完善《沈阳市交通局市民办事指南》,将市民普遍关心的公交、从业资格办理、营运证照办理等业务流程,各部门的公开电话、投诉电话、政务信息获取途径等内容汇编成册,免费在各单位办公职场发放,进一步方便市民了解交通管理信息。
(三)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按照“谋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过程监控,把“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无效的要有追究”的现代管理精髓,引入到政务公开日常管理当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计划性和落实性,及时反馈全系统政务公开运行情况,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大对局属各基层单位政务公开考核力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评价作为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假公开、不作为的基层单位,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考评与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定期组织对局属各基层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公开评议,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切实了解群众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情况的满意度,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定期对局属事业单位和各区交通分局进行财务审计,进一步增强行政透明度,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开。要根据《审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重点对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部门加大审计力度和公开力度,依法分级分层、由内到外、循序渐进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开。把公开事项与审计情况进行对照审核,从审计结果看依法行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审计过程中重点查处和解决行政资源分配、行政审批和依法行政中的违法行为,以及是否真公开、半公开和假公开等问题。
(四)进一步推动交通公用事业公开。按照《沈阳市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全市客运、出租、公交企业事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公开工作的落实,将事务公开工作情况作为企业年度(信誉)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计入考核结果,提高交通行业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要进一步拓展公交、出租、执法投诉举报热线服务内容,增加人员力量,理顺处理流程,追踪反馈效果,不断提高热线服务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使服务热线成为人民群众身边的交通“好帮手”。